【热点概述】
自“双十一”网络购物大减价的习俗风行6年以来,各大电商花样翻新的促销招数可谓五花八门,电商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然而2014年的“双十一”在制造了一个消费狂欢节日的同时也显示出了诸多问题,如虚假宣传、名不副实的价格促销、打着正品旗号进行售假等欺诈乱象。2014年双十一期间国家质检总局以“神秘买家”方式,对电商产品质量进行抽查,在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的502个批次7类产品中,竟发现30%的货品不合格。
【中公教育专家点评】
“双十一”网络购物节在某种程度上盘活了电商消费市场,拉动了经济内需,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是,“疯狂抢购”的背后,也隐藏着虚假宣传、欺诈售假等问题,这些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网络交易的社会公信力,也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利。对于电商这种不诚信行为,应当严厉打击、严惩不贷。
现代企业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更注重效益。因此,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益大化,不惜使用各种欺诈手段来获取利益。在利益面前,诚信似乎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要专家认为,电商虚假宣传、知假售假的根本缘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电商运营的特殊模式给了不法商家可乘之机。网络购物不同于实体销售,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买卖交易,主要依靠商家的信誉和诚信进行购物活动。商家在没有任何实体门面却又想吸引消费者选中自己商品的目标驱动下,主要依靠货物宣传和扩张规模两种方式。前者使得“双十一”活动中虚假促销现象层出不穷,后者使得大批商户不加筛选便入驻网络平台,造成货源管理混乱,以至供应链上游充斥着大量优良不齐,真假难辨的货物,其中不乏假货,次货。
另一方面,电商促销的主要方式就是打价格战。,商家主要利用降价手段来清理库存。而降价促销又会给商家打上低端廉价的标志,这意味着大量中低端品牌的商品会挤占高端品牌的商品。因此,出售低端商品的商家就会成为网购平台的全面占领者,而这又会加重假货泛滥,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要改变电商经营现状,就要从源头抓起,不仅将上游造假企业一网打尽,更要革新电商低端廉价的经营模式。
首先,要从源头上杜绝假货。打击供应链上游假货的关键在于监管部门要对各种制假工厂进行严打和整治。粗制滥造的要严打,有能力生产品的企业更要整治,逐步掐断假货货源,从而减少其在市场上的流通。同时还应不断规范市场运作,建立组织化、系统化的电商监管体系,运用法治力量促进网络交易生态的良性循环。其次,要不断完善